Original Logo_edited.jpg

BBY WELLNESS CENTER

  • Home

  • Book Online

  • Plans & Pricing

  • Classes

  • Team

  • Contact

  • More

    Use tab to navigate through the menu items.
    To see this working, head to your live site.
    • All Posts
    • My Posts
    ahmed sifat
    Apr 06

    为什么有的落地页,你打开就不想关掉?

    in Wellness Forum

    落地页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,就是抓手问题——我们需要给出一个够劲儿的、乐意留下来的理由。

    什么是落地页的抓手?

    这个抓手,就是用户跳转进来,一眼看到就觉得这个页面「对路子」的那种感觉!这个抓手里,既包括了文案、图片、整体风格;也包括了和你的广告创意做巧妙衔接,我们需要想尽办法,让用户觉得这个比刚才的广告更吸引他,和他相关性更大。

    怎么找到这个抓手?

    我这里有一个很好记的抓手模型,叫 ABC 模型:

    • A是Audience,即受众;

    • B是 Belong,即归属或认同感;

    • C是condition,即场景、状态。

    一、A:受众,明确你面对的是谁

    除了我们经常会用到的受众特征:如性别、年龄、城市、收入水平等,还包括基于你的业务场景,一些独特的、容易被忽略的特征。

    举个例子:【购买角色特征】——大家肯定听过,但是在做落地页时,我们有没有考虑过,受众很可能是购买流程里不同的角色。

    举个实际例子,我们接触过的一个在线少儿英语品牌,平均客单价在1000-1500块,在信息流里做广告。那么,请问,点击他们这个广告的人,都是哪些人呢?

    有同学可能会说,那肯定是对少儿英语感兴趣的人,孩子家长呗,我们再想一想,只有孩子家长吗?

    我准备这次课期间,专门去问了几个做少儿教育品牌的广告策划,他们的回答出奇一致,都认为他们的落地页,就是给父母看的。

    但是,这个品牌就不一样。

    他们察觉到,现在5-8岁的小孩子,刷手机的时长并不比父母少,小孩儿看到有趣的广告会不会点呢?然后你再想想,他们拿着谁的手机在看?当他们看到好奇的东西时,第一反应是什么?

    家里有小孩儿的朋友,应该能感同身受,孩子肯定会屁颠儿屁颠儿跑过来和父母一通说,问这是个什么东西?自己能不能也要一个?


    如上图,这个品牌就充分利用了小孩子在玩儿手机时,与家长互动的这个细节,他们把针对小朋友的课程落地页,做得充满童趣,且主角一定是一个特别可爱的小朋友。

    重点来了,他们给头图的小朋友额外加戏,打出一行文案:“ 妈妈给我买了超级大礼包!“

    改完以后的页面,一个月内的转化效果,提升了 3%。其实,这个营销落地页,只是发现了他们实际有两类受众:有购买决策权的人(孩子家长)、没有购买权但深度影响决策的人(孩子自己)。

    所以,我们在想落地页抓手时,一定要先捋清楚:你的受众是谁?能分为几类?如何巧妙兼顾每一类的特点?或者就是想办法,给不同的受众匹配不同的版本。

    在这里插播一个广告,灵蹊智能落地页有一个很不错的功能,在页面URL不变的情况下,可以针对不同受众、展示不同版本,想闷声尝鲜的朋友,可以公众号里直接留言。

    当然,你对客户的理解和洞察,永远是优化的第一生产力。总之,抓手ABC模型里的A,就是一定关注你的落地页是谁在看、他们看到什么会有积极的反应。

    二、B:归属,落地页是广告的一部分

    Belong,即落地页一定是广告的一部分 ,而不是广告的延续,要把他们看成一个整体——就是用户看完,感觉落地页就是刚才自己看到的广告的下半场,且是和自己的兴趣点高度相关的,不自觉就会接着看下去。

    落地页的信息承接到底有多重要,我们先来看组数据:


    落地页跳出率的均值大概在50%左右,如果你的跳出率在30%,说明已经很卓越,而低于80%,明显是跳出率这个指标做的落后很多。

    如果我们简单将从业者水平看作正态分布,那么,电话号码列表 跳出率能做到平均水平的,大概占比在90%,落后的和卓越的一样多,各占5%。

    这样一分析说明,落地页承接问题,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从业者的水平问题。那我们如何能从落后或者平均进阶到卓越呢?

    关键点其实很简单,就是【你的首屏标题表达了什么?】因为这决定了,页面出现的一瞬,用户是否能看到、和广告创意相呼应的信息。

    所以,接下来我介绍的四种写主标题的思路,就是想帮助大家在Belong这个维度,即归属认同的维度,做到卓越。


    1. 利益型

    你的产品能给他带来什么好处?帮助他解决什么痛点?而且这个痛点是要和你的广告创意一致的,千万不能跑题。

    和用户提利益,大家肯定觉得手到擒来,每天都在和用户说,他们能获得什么好处,但是,能打动人心的利益点,并不那么容易发现,因为这需要对用户很深的理解,抓住他们的内心需求。


    举个例子:左侧是共享空间wework的信息流广告:“你是不是还在为办公室成本而焦虑?” 点进去的落地页标题很巧妙,他并没有自己夸自己,说自己便宜便宜大减价(wework也并不便宜),wework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什么样的顾客——在寻找高品质办公环境、同时还能不那么贵的、一批创业者。

    于是,他们的主标题是【给未来更多空间】,我们品一品,一语双关用得多好,不仅是物理上的空间,还有精神上的空间——在wework你也可结识和你一样有品味的创业者,从而你可能获得更多机会,

    这句slogan是在给用户传递一种精神利益,这不就是大部分创业者所需要的吗?信心、憧憬、希望。

    2. 命令型

    命令不是颐指气使,而是直接给消费者一个购买你的理由,减少他思考的成本,比如比较成功的案例:怕上火,喝王老吉。


    0 comments
    0
    0 comments
     

    Follow

    • Facebook
    • Instagram

    ©2021 by BBYWellnessCenter